植物补光灯可不可以24小时持续光照呢?
理论上说,地球上是不存在理想中的持续光照的地方,即便是在北极夏季,光照强度和波谱也是有波动的,所以植物在进化中不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。但是持续光照却是研究植物光周期和生物钟理论的重要手段。
植物也分持续光照敏感型(continuouslight-sensitive)和持续光照耐受型(CL-tolerance)。敏感型的植物包括,茄子、天竺葵、洋葱、花生、土豆、番茄(某些野生品种是CL耐受型),甚至地衣和苔藓。持续光照表现为植株变黄,叶片早衰。耐受型包括一些蓝细菌,紫色光合细菌。
微藻类,拟南芥,玫瑰等。在一定范围内的持续性光照不仅无害,反而会加快生长速度,生物量增加。
光对植物的作用包括两方面:提供能量来源—光合作用,感受光周期和生物钟节律—通过光照强度,光谱频率作用于植物,同时温度也会作为辅助因子。因此,持续性光照对植物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这两个方面来介导的。
一般情况下:光照越强,危害越大;温度越高,危害越大;光谱作用则比较复杂。然而这些光的性质是如何作用于CL敏感型植物,从而危害植物的,主要有两种解释:碳平衡被打破和光氧化损伤。
光是植物能量来源之一,一般情况下,白天植物打开气孔,固定CO2,积累淀粉。到了晚上,气孔关闭,CO2固定停止,白天积累的淀粉开始供应植物代谢直到第二天早上
如果光合作用的原料不断的供应,这样就可以不断进行CO2固定。但是气孔的关闭是由节律钟基因调控。当气孔关闭时,CO2固定效率也会下降,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。而且持续光照会造成糖类积累,糖浓度过高会抑制光合效率,并诱导叶片早衰。淀粉不能及时运输处去,导致叶绿素降解,产生萎黄病。如果能不断从根部补充蔗糖也能够缓解这种症状,但是不能够对所有组织及时补充。
活性氧自由基(reactiveoxygen species,ROS)途径,在受到持续性光照的时候,植物体内的的ROS活性增加,造成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,从而导致组织损伤。光作为光周期信号因子,也会诱导下游许多光受体表达,持续性的光照会造成这些光受体因子表达紊乱,这些受体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,最终共同决定植物受到什么程度的伤害。当然这些解释和假说都还需要验证,通过对CL耐受型植物的研究,也许将来利用持续性光照高产量也不一定是幻想。
光照距离的控制,一般建议植物顶端距离激光植物补光灯控制在0.5m—1m之间,这个距离不仅能让植物接受到充分的光照,同时激光植物补光灯能照射更广泛的面积。同时要根据植物生长的速度适当调节激光植物补光灯的高度,以控制激光植物生长灯在最合理的补光位置。
灯具数量的控制,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需要的补光程度是不一样的,在发芽及育苗期需要的光照不是很强,可以将植物灯距离升高,减少激光植物生长灯数量,避免电能浪费;在植物开花结果时需要的光照会增加,这时在按照最佳补光方案用激光植物生长灯对植物进行补光。
光照时间的控制,植物也是有生命的,也需要休息,合理控制激光植物生长灯给植物补光的时间也非常重要,一般不超过16小时。超过太多,植物不能正常休息,影响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合成;时间太短就不用说了,既然购买了激光植物生长灯,原因都知道的。
大致每天用激光植物补光灯八小时左右,植物灯的开关时间与正常日升日落相契合,这样做日光与灯光混合,想必可以增强光照。
不在晚上补光,避免干扰植物作息。另外尽量压低灯的高度,既避免刺激人眼,也减少照度的衰减,这种衰减是指数级的。